三俗、嘲讽、劝退 《恋与制作人》就是这样给玩家拜年的?

来源:游戏智库 发布时间: 2018-02-23 11:44:10

文/猫老板

游戏智库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春佳节,各行各业都在力求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增添属于自己的印记,游戏圈同样如此。无论是《球球大作战》广告登陆央视春晚黄金时段,还是《绝地求生》新春MV以一句“家是永远的天命圈”的暖心文案向全国玩家拜年,国内游戏行业的广告文案也逐渐开始向“高端大气”大步迈进。


不过,除了上述这些做得出彩的游戏厂商,也有一些厂商借着“回家陪伴”的理由来“劝退”玩家。春节期间,国内著名乙女向游戏《恋与制作人》发布了一组“春节题材”的真人广告,但这一组广告刚刚上线就引来大批玩家不满,仅仅一天就被紧急下架。游戏官微在2月18日给出了关于这组广告的致歉信,然而以微博评论区满屏的“毫无诚意”、“卸载再见”的留言内容来看,《恋与制作人》因这次“广告门”而爆发出的问题似乎相当严重;用很多玩家的话来说,《恋与制作人》这次终于成功地用宣传广告“劝退了玩家”。那么,《恋与制作人》到底是有做得多过火?




1.jpg

《恋与制作人》致歉信全文


劝退玩家的方式:三俗 拜金 嘲讽

 

官方在官微中解释说,这一组广告的原意是“陪伴”,只是没有表达清楚。那么,不妨先来看一看《恋与制作人》这一组广告里到底表达了什么。


《恋与制作人》的新春广告一共三小章。第一章场景在一辆过年回家的巴士上,周围乘客在休息,结果一名女性玩家拿着手机外放还大声尖叫,丝毫不考虑乘客的感受。最要命的是旁边这位还让她把声音再调高一点点,理由是“听不见自己老公的声音”。


2.jpg

“你声音再大一点 我楼下大爷听不见”


然后这几个女玩家就在巴士上开始玩起了“后宫争风吃醋”的无聊戏码。“陪伴”主题没看见,“素质玩家”和“戏精”,笔者倒是见识到了——原来《恋与制作人》官方是如此理解自己的用户的。


接着是第二章。第二章讲述几位女性朋友的过年聚会。这本是和谐的一幕,结果官方拍出来的女性玩家,个个只会炫富,拜金三俗的油腻气息怕是快要流出屏幕了。


3.jpg


4.jpg


最为挑战广大《恋与制作人》玩家底线的其实是第三章。第三章中的女玩家沉浸在游戏中无法自拔,当其母问起她对象时,她用“男朋友叫李泽言,是个总裁”这句话来瞒天过海。如果广告点到为止,在这里选择结束其实还说得过去,然而《恋与制作人》官方选择了作大死:


5.jpg


大量玩家因此受到了“降维打击”:“前面素质女、拜金女的种种行为就让人很不舒服了,最后这一段画面是什么个意思?嘲讽玩家是吗?”



6.jpg

部分玩家评论截图


或许,《恋与制作人》是想将“争风吃醋、物质攀比、父母逼婚”等等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表达出来,但是这也太“真实”了——官方根本就不懂什么叫作艺术表现力,甚至连最基本的“戏说”处理方式都不会。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恋与制作人》却成功拉低了自己的审美旨趣和价值取向,并通过多平台投放真人广告的媒体形式,最大范围地与所有人共享自己的恶俗趣味,最后还要用一句恶狠狠的嘲讽:“把你的纸片人老公带回来给我看看呗”,“完美”收场。


正能量为零 责任意识缺乏


《恋与制作人》这一组广告遭受广泛恶评,理由除了已经指出的内容三俗、台词嘲讽玩家之外,还有广告场景不合理、制作尺度不清晰、道德标准混乱等等一系列问题。说到底一句话,游戏官方根本就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干些什么。如果去看《绝地求生》的新春广告,腾讯的广告重点其实还是放在了新年的阖家团聚上面。或许,《恋与制作人》官方想的只是在春节期间蹭一波热度。嗯,他们热度倒是确实蹭到了,名声也终于彻底臭了。


游戏圈拍真人广告和微电影,看起来是相当新兴的做法,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也已经开始作出尝试。腾讯、网易、甚至是B站,都已经做过这件事。比如B站,在今年春节也拍了一部有关“陪伴”的新春宣传片。在整个过年期间,这部广告同样刷屏,但B站收获的是无数赞誉——它用短短的4分钟,讲述了一个父子间沟通的故事;宣传片没有明星加盟,但故事亲切、情节简明、节奏感强。整部广告用讲述两代人之间故事、穿插B站“二次元”小彩蛋的方式,表达手法相当精致,直击当代人痛点,精彩地完成了对“亲情”一词的诠释。


7.jpg


的确,真人广告拍得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厂商自己的想法是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否充满正能量是最为关键的。B站的广告充满了正能量,然而,像《恋与制作人》这种“用蔡司镜头拍缠小脚给人看”的做法,却是高下立判。产品用意和植入品牌之间的鸿沟实在太大,《恋与制作人》真人广告看起来像是定位给那些一二线城市的经济独立女性,但做出的却是满满城郊结合部的味道;模糊的用户定位、死板的角色塑造,这样的广告脚本居然还能通过,一句“把控不严”是说不过去的。很多人说《恋与制作人》是“玛丽苏”游戏,这其实就是个贬义的称谓,但笔者揣摩,也许官方连自己也默认了《恋与制作人》的“玛丽苏”属性——天啊他们应该知道“玛丽苏”是什么意思吧?《恋与制作人》官方就跟一个很久没碰过女人的直男癌晚期患者一样,以为《恋与制作人》的女玩家都会像广告里一样为了“纸片老公”在公共场合争风吃醋。呵,闹呢?


现代社会,经济、人格双重独立的女性,纸片人游戏对于她们而言仅仅是一个玩物,所谓的舔屏、氪金、甚至在社交圈当“戏精”,只不过是她们的生活调味品而已。而《恋与制作人》为这些玩家强行代言,强行往女玩家身上贴标签,这是广大玩家最为深恶痛绝的。按笔者来看,恐怕是《恋与制作人》官方自己跟自己演得太逼真,最终把自己演进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恋与制作人》广告出事之后,《恋与制作人》官微的致歉信有几句话反倒引起了笔者注意。官方说,这件事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春节期间“把控不严”,也就是说,《恋与制作人》官方暗示广告全都是外包的。且不管“外包”一事是否属实,《恋与制作人》官方这种“出了事全部往外一推就完事儿”的公关态度,已足够让玩家彻底失望。避重就轻、推卸责任,估计玩家卸载游戏只会是时间问题。


8.jpg


之前,《恋与制作人》就曾被爆出过运营层面的执行不利,联系不到客服、客服态度差等等状况,都是玩家有过的反馈。然而,《恋与制作人》不但没有着眼于企业基层建设、把好运营关,反而在公关上再次作死,把自己本赖以为生的女性玩家刻画成不受欢迎的屌丝形象,严重性已经上升到了社会层面。如果官方再不整改,也许广电总局的下一批游戏整改名单中,就又会多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了。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即可获得游戏智库每日精彩内容推送,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取游戏行业新鲜资讯。

APP 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iOS或安卓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