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3A大作?微软于E3收购的4家知名工作室竟被拿来制作中型游戏
来源:游戏智库 发布时间: 2018-07-23 10:30:01
文/毅然
游戏智库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7月20日,微软公布了2018财年第四季度(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财报,数据结果显示,微软2018Q4总营收为301亿美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高达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在细分领域中,微软可谓是迎来了全面提升,微软旗下的Surface业务创收11亿美元,增长25%;全球PC业务同样迎来了6年来的首次增长,尽管增长更多是得益于高端业务的支出,而非平价消费,但对微软来说同样是喜讯。
不过在所有领域里,主机业务方面的增长最为突出。2018年第四季度,微软主机业务整体提高39%,XBOX软件与服务营收增长36%,成绩斐然。但有一点值得微软警觉,那就是2018Q4时期XBOX Live会员增长至5700万人。相比去年同期的5300万有所增长,但相比财年内Q2和Q3时公布的数量还是有所下滑。
造成此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来源于Xbox主机游戏方面的匮乏,作为其软肋,今年微软就在游戏方面下足了工夫。在今年E3展前发布会上,微软摆脱了往届着重介绍新技术的打法,而是用诸多游戏轮番轰炸玩家的眼球。整场展会,微软公布了26款知名游戏,其中不乏《光环:无限》,《辐射76》这样的3A大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可圈可点。
不仅如此,在今年E3微软还做出了一个震惊行业的决定,那就是将Undead Labs(《腐烂国度》系列)、Playground Games(《极限竞速:地平线》)、Ninja Theory(《地狱之刃》、《DMC:鬼泣》)、Compulsion Games(《少数幸运儿》)四家工作室编入旗下,由此可见微软真的是要在第一方游戏领域下血本了。
对于这次收购,微软游戏工作室副总裁Matt Booty解释了收购背后的一些考量。但和玩家心中所想不同的是,微软并没有希望新组建的工作室制作所谓的3A大作,而是希望它们能够制作出使用专注于角色和故事的“中型”游戏来充实其第一方游戏阵容。
对于现如今的主机游戏市场,Matt Booty和微软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当前主机市场仍处于发展趋势,不过专注于制作定位在3A游戏和小型独立游戏之间的中型游戏的工作室却越来越少,可这并不表示中型游戏缺乏市场号召力,只是无人去触碰才显得这一类别相对弱势而已。”
“当我们发现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就对与这些开发商展开合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能打造品质有保证、精心雕琢的作品。成为我们微软工作室大家庭的一员,就能专注于创新、精心制作,加速他们的创意成长。”
Matt Booty表示,在决定收购哪些工作室和收购工作室的数量时,微软并没有刻意为之。在微软看来,和我们合适的标准并不只限于开发伟大的作品,还要做到诸多理念相契合。另外微软也相信内容多元化非常重要,拥有全球不同地区的工作室就等同于拥有了更多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才智。且工作室还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毕竟若想将出众的作品留在玩家心里,独特的标签应该是必需品。
尽管从财报中看不出微软的游戏数量在主机领域的捉襟见肘,但同比下滑的会员人数还是值得警醒。作为主机在游戏领域的优势,独占游戏和第一方大作是主机厂商们吸引用户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微软心知肚明。微软曾表示自己很幸运,毕竟在3A游戏领域,其旗下有诸如《光环》、《战争机器》、《我的世界》、《极限竞速》、《帝国时代》等等生命力旺盛的IP。添加知名的小型团队专注于角色和故事,可以帮助微软充实整体游戏阵容,助其在主机领域的竞争力提高至一个新的台阶。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即可获得游戏智库每日精彩内容推送,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取游戏行业新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