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致病 泛娱乐致命

来源:游戏智库 发布时间: 2017-08-21 18:52:22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前段时间,或许是《王者荣耀》诞生以来最难熬的日子。人民日报、新华社连续的发文怒怼,将一款给人民群众带来愉悦感的游戏弄得不太“愉悦”。


众所周知,《王者荣耀》除了让未成年人沉迷之外,被广为诟病的一点,就是在游戏背景中将历史人物的生平履历甚至性别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戏说”和改变。有些文章称其为“瑰丽大气的奇幻童话”,而人民日报则称其是“对历史进行了毁容”。历史终于在游戏人的手里,成为了一个真正任人打扮和“变性”的小姑娘。

 

然而,短短数日,舆论口径和风向旋即改变。“游戏本不承担教育责任,但我们已经开始承担责任。”定论已下,拥有数亿用户的《王者荣耀》终再次登上了王座,安枕而卧。

 

没错,一款游戏无法改变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也无法改变这个国家的未来。 但十款?一百款?一千款呢?

 

 

大规模商业化改编、篡改历史和名著的源头,并非来自于游戏。


1984年知名漫画《七龙珠》诞生,作者鸟山明借用了中国名著中《西游记》的孙悟空作为主角的原型,包括筋斗云和金箍棒都照搬了过去。但那时候的改编还稍显克制,随着漫画进程,后期《七龙珠》变成了一部“对波”战斗的热血漫画,跟《西游记》也没有了太多的联系。


图片6.jpg


但1997年诞生的《最游记》则将唐僧师徒四人完全移植和改编,最终《西游记》的故事也变得面目全非。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日本人,很多人对于《西游记》的印象都是从这本漫画中得来的。


图片7.jpg


下面表格是日本动漫中涉及改变、改编和篡改历史的部分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除了中国的历史,所有作品中包含日本本国历史以及欧美历史。

 

图片8.jpg

 

其中部分漫画作品被改制成动画,随后又被拍成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至此二次元产品转变成泛娱乐产品,赚足了真金白银的同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

 

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打着娱乐无罪的泛娱乐产品,肆无忌惮的行使着“改编”权。近期被人民日报怒怼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难逃各种诟病,而这部电视剧网络播放量已经突破了百亿之巨。


图片9.jpg

 

根据下面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动漫、影视等娱乐产业,也引来了一波历史改编和篡改潮。


图片10.jpg

 

 

为什么资本对于这种改编和篡改乐此不疲呢?

 

不管是小说、漫画、动画、影视剧,一个完全原创的宏大世界观和背景将消耗作者无可统计的心血,并且充满了巨大的风险。就连欧美魔幻经典《魔戒》或近期大热美剧《权力的游戏》都借用了一些神话和现实中的设定。如果只是站在商业利益的出发点上,企业和资本之所以选择从现有的知名历史和名著上寻找突破口,即能显著的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又能最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轻易接受。

 

 

但日本的文化改编并输出难道就仅仅只是考虑了商业利益?

 

日本软银曾在2011年用2.5亿美元投资了PPTV,虽然PPTV最后让日本软银大亏退出,但当年的PPTV基本上也是家喻户晓的动漫、影视剧播放平台。在2016年软银又拿出来6000万美元投资国内最知名,也是下至学生上至白领人群最多关注的弹幕视频网站。

 

 

对视频网站投资乐此不疲的软银,不否认肯定有商业投资的目的。但这些著名视频网站上的历史改编类番剧热度以及数量趋势来看,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去多转几个弯去思考。

 

图片11.jpg

Fate中的亚瑟王形象

 

若长期把这些从二次元中衍生而出的性转娘化、曲解历史等相关内容用动漫、电视剧这种极受年轻人群欢迎形式进行包装传播,长期以往到底会给年轻人甚至下一代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最后用一个发生在我侄子身上的故事作为结尾吧。


几天前,上小学的侄子跑来我家吃饭,开饭前他捧着手机问我:“听爸爸说你是学历史的,你懂三国嘛?”我点点头,他凑过来跟我说:“那你帮我看看这个阵容怎么配最厉害。” 


图片13.jpg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即可获得游戏智库每日精彩内容推送,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取游戏行业新鲜资讯。

APP 下载

扫描二维码
下载iOS或安卓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