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表最强主播踢到政治正确的钢板
来源:游戏智库 发布时间: 2017-02-20 10:47:05
文/蜉蝣
坐在电脑前,插科打诨、玩玩游戏,就能收获来自全世界粉丝的赞美和打赏,合作、代言应声而来,财源滚滚,简直就是网络时代平民走向人生巅峰的最短捷径。
因为存在着幸存者偏差,出现在大众眼中的主播已经获得了成功,还有大量的主播依旧默默无闻。既然不能真正成为主播,那在游戏中模拟知名主播的成功之路还是可以做到的。《PewDiePie的主播模拟器(PewDiePie's Tuber Simulator)》就是这样一款游戏,游戏让玩家扮演一名YouTube新人主播,在知名主播PewDiePie逗趣的指导下,收集素材、购置装备,跟紧潮流发布视频,一步步走向成功。
在2016年9月低上线以后,因为PewDiePie全球最为知名主播身份的强大号召力,粉丝纷纷解囊,《PewDiePie的主播模拟器》在美国畅销榜上旋即排到了最高的第26位。在此前的2015年,一样的开发商,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独立工作室Outerminds,也有一款同样为PewDiePie量身打造的游戏曾登上过App Store收入排行前10——定价2.99美元的付费手游《PewDiePie: Legend Of The Brofist》。当然还有其它多达十款以上的PewDiePie相关游戏,十分壮观。
PewDiePie与众不同的一点是,虽然自己已经发迹,但选择合作上没有嫌贫爱富,甚至非常偏好没多少钱的独立工作室,俨然是一名坐实良好身份的小工作室救世主形象。
然而,最近这名搞怪的瑞典人,呼风唤雨的最强主播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1月11日,PewDiePie发布了一则视频,内容是两名印度籍男子展开一张卷好的纸张,上面写着“Death To All Jews” (所有犹太人都去死)。随后视频评论页面爆炸、社交网络上充满了对PewDiePie的声讨,尽管PewDiePie宣称这只是一次玩笑,是自己“幽默”的一种体现方式,但各大媒体纷纷跟进,参与到了对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网络主播的攻讦当中。
随后舆论的浪潮迅速波及到了视频中的两名印度籍男子身上,两人立即对外发声,称只是受到雇佣,事前并不知情会被制作成视频发布到网上。PewDiePie雇佣两人的平台,职业众包网站Fiverr宣布对两名印度籍男子作封停账号处理,PewDiePie则恳请Fiverr不要对两人做任何处罚。
在主流声音偏向批判的一边时,PewDiePie依然嘴硬,以至于在后续的视频中悍然宣称:“媒体把我描绘成了一个恶人”。
而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自2016年8月份以来,PewDiePie共计发布了9部包含反犹太人内容的视频,其中3部被撤下,包括此次成为导火索的1月11号发布的视频,以及1月12号和1月17号发布的视频。在这些有争议的视频当中,有一部其中有假扮耶稣的男子口述“希特勒没错”的内容。
这一重磅炸弹让局势更加不可收拾,注重形象的迪士尼率先解除了与PewDiePie的合作。1月13日,作为迪士尼的一个部门,专营视频剪辑与分发业务的Maker Studios发言人称,“虽然菲利克斯(PewDiePie真名Felix Arvid Ulf Kjellberg)惯有的方式是通过故意挑衅和不敬来吸引观众,但说实在的这次他做的太过了,在这种情况下的视频显然是不恰当的”。
迪士尼在2014年以6.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aker Studios,彼时除了创意剪辑以外,Maker Studios拥有许多一流的Youtube合作主播也是一大原因。但如今Maker Studios作为曾经的合作伙伴,事件发生刚过第二天就最先反水,不得不让人唏嘘。
作为此次发布反犹视频的平台,Youtube自然也少不了被逼出来表一波态,Youtube一开始拒绝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只是称“如果内容只是单纯的挑衅或讽刺,不会采取任何措施”,但如果“上传者的意图是煽动暴力和仇恨,视频就会被删除”。
但随着事件持续发酵,Youtube也不得不出面壮士断臂,顺应节奏对这名个人频道超过5300万订阅者的顶梁柱主播做出处罚,下架相关视频以示表态。同时,YouTube取消了与PewDiePie合作的一个收费节目《Scare Pewdiepie》:以制作恐怖节目的由头,每周推送一个以各种方式吓尿(不限于恐怖)Pewdiepie的节目,每集20分钟、第7集免费,每月订阅费用是9.9美元,第一季基于2013年上线的知名恐怖游戏《逃生(Outlast)》的剧情进行制作。
第一季第一集节目组一开始就让一名粉丝假扮助理Nicki与PewDiePie对剧本,并不断通过性骚扰整蛊PewDiePie
虽然有些俗套,但让一个知名的男主播尖叫的玩法让《Scare Pewdiepie》推出后颇受好评,按照国外节目制作的尿性必定会上线第二季。可令人尴尬的是,出了“反犹太事件”这场幺蛾子后,《Scare Pewdiepie》第二季就显得前程未卜了起来。因为《Scare Pewdiepie》第二季的制作方除了著名美剧《行尸走肉》编剧外,抨击Pewdiepie视频不合时宜的Maker Studios也是其中一员。尽管第一季还没被YouTube下架,但Pewdiepie许多有争议的视频被删除是不可争议的事实,《Scare Pewdiepie》第二季被取消,自然也就显得不那么奇怪了。
即便被媒体抨击、被盟友背叛,连赖以生存的平台间接批评,Pewdiepie不为所动,拒不道歉,甚至在后续的视频中表达起自己的愤怒起来。Pewdiepie坚持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害人”,在Pewdiepie看来,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上纲上线的媒体共同污蔑了自己的形象,将严肃的政治和歧视讨论牵扯进以娱乐为目的的网络视频当中。
许多人认为,Pewdiepie是一名公众人物,但他并不想负担起被他人自动赋予他的榜样职责。Pewdiepie将名气随之而来的财富甘之如饴,而对同样伴随的责任视而不见,并且发布种族歧视的视频内容,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如果真的要论人品,Pewdiepie或许还真当不了一个种族歧视者。事实上,发布一些有些过度讽刺、挑衅意味十足的视频正是Pewdiepie能够吸粉的核心所在。尽管根据福布斯的估计,Pewdiepie2016年可能赚了1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元,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富豪。但Pewdiepie对待粉丝十分真诚,并且有专门的栏目收集并听取观众意见。Pewdiepie善于自嘲,并明显地使用美国老式动画的夸张风格来制作节目,这使得其产出的视频非常无厘头。
2016年底,Pewdiepie还声称将删除自己的频道,让5300万订阅者无所适从,许多人手忙脚乱开始下载往期视频。但到最后Pewdiepie只是“践约”删除了自己的一个备用频道,成功地耍了所有人。
而在自2010年出道后,Pewdiepie名气越来越大,频道订阅者越来越多,商业化也越来越严重,评价两极分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Pewdiepie也越来越固执。
这可能和他自身的Hipster(非主流,具有反叛精神且热爱艺术的人)身份有关。Hipster一词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欧美流行的嬉皮士(Hippy),与嬉皮士一样,Hipster认为美国是被墨守成规的人把持的一个国家,Hipster拒绝世俗道德的约束,对传统和权威嗤之以鼻。Hipster是不屑于采纳主流观点的人群,Pewdiepie在所有人都指责自己时仍拒不低头,就不难理解了。
并且,Pewdiepie是瑞典人,瑞典又是世界上性文化最开放的国家之一,裸体上街基本不算个事。所以Pewdiepie的视频中出现了大量的粗口和许多无下限的内容,这是引起常人反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许多人直截了当将Pewdiepie定义为一个“傻逼”,对未成年保护非常看重的美国,也不乏有人认为Pewdiepie是戕害自己国家青少年的一颗毒瘤。
Pewdiepie固执的一面还体现在2014年时,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在一篇和解新闻稿中批评Pewdiepie,称其收取了报酬并按照固定模板来制作了一部有关于游戏《中土世界:暗影魔多》的视频,以达到诱导玩家购买的目的。尽管与华纳游戏(WB Games)合作的主播有很多,但出头鸟Pewdiepie是被唯一点名的,这让Pewdiepie着实有点不爽。Pewdiepie事后辩解自己有在视频的“关于”部分解释了自己与华纳游戏之间存在的雇佣关系,并强势回应联邦贸易委员会:“如果我做错了,我应该得到惩罚。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不认为我做错了。”
但在这次“反犹”事件上,Pewdiepie态度相比前年已经软化了许多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虽然过去讲了很多愚蠢的笑话,但我已经经历了成长”。Pewdiepie表示自己的本意是好的,只是为了表达一些有趣的事情,幽默感暂时跑偏造成了歧义,自己并不认为视频真的包含有任何实际的反犹太人内容。
从国外媒体的群起围攻来看,对于Pewdiepie的批判的确有失公允,这其实并不是一起真正意义上的种族歧视事件。而是一个以哗众取宠为卖点的搞怪主播,所做的另一件蠢事,标记成邪恶的种族歧视者显然也有些为了政治正确而上纲上线,可以说Pewdiepie此时的名气反倒成了拖累,被挂上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危机处理方面,Pewdiepie也是昏招连连。面对攻击只是一味在重复“开玩笑而已”这一句话,不计后果的幽默被误解并被利用,看来也不算冤枉。因为Pewdiepie影响力之大令人咋舌,粉丝数量甚至超过许多一线的好莱坞明星,错误言论都会被认为是加大本已经绷紧神经的美国社会种族仇视问题的暗示,更何况是如此明显的“明示”。
在这次事件中,几乎没有任何一方是赢家:Pewdiepie名声受挫,被金主迪士尼解约,丢掉了一个节目,被平台YouTube取消了广告合作;迪士尼和YouTube则失去了一个绝好的营销土壤;最惨的犹太人被强硬冒犯了一通,还无处伸冤。
如果很难理解国外社会舆论如此大反应的原因,或许简单理解成某知名主播让两名东北人拉出河南人都偷井盖的横幅,然后把话题敏感、骂战激烈程度都乘以10,大概就能明了了。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即可获得游戏智库每日精彩内容推送,并且在第一时间获取游戏行业新鲜资讯。